2025 年 8 月 4 日,皇家马德里俱乐部官方宣布,巴西中场雷尼尔・热苏斯以自由身加盟巴甲球队米内罗竞技,双方签约至 2029 年 12 月。这笔交易中,皇马未收取任何转会费,仅保留球员未来 50% 的转售分成权。五年前,皇马曾豪掷 3000 万欧元从弗拉门戈签下这位被誉为 "新卡卡" 的巴西天才,如今却以如此方式收尾,堪称近年转会市场最典型的 "高买低卖" 案例。
大家还在搜:2020 年 1 月,皇马在与巴萨、曼城等十余家欧洲豪门的竞争中胜出,以 3000 万欧元签下当时 18 岁的雷尼尔。这笔交易被视为弗洛伦蒂诺 "南美战略" 的重要一环 —— 同批引进的维尼修斯和罗德里戈已成长为伯纳乌核心,恩德里克也被寄予厚望。时任皇马球探主管的卡洛斯・马丁内斯曾兴奋表示:"雷尼尔的技术天赋和比赛阅读能力,让我们看到了卡卡的影子。"
然而现实残酷。加盟五年间,雷尼尔从未代表皇马一线队出战正式比赛,先后被外租至多特蒙德、赫罗纳、弗洛西乐鱼网官网入口诺内和格拉纳达,累计仅贡献 5 球 2 助攻。欧洲赛场的高强度对抗和战术复杂性,让这位巴西少年始终无法适应。2024-25 赛季租借格拉纳达期间,他甚至因纪律问题被主教练排除出比赛名单,德转身价从巅峰期的 2500 万欧元暴跌至 150 万欧元。
面对雷尼尔合同即将到期的局面,皇马原本可以选择收取 150 万欧元象征性转会费,但最终决定免费放人,转而设置 50% 二次分成条款。这种操作背后藏着两层逻辑:
不过,这种条款的实际价值存疑。历史数据显示,南美球员二次转会时,原俱乐部平均只能获得 12% 的分成收益。且雷尼尔的新合同包含 1800 万欧元违约金,若未来转会费低于 3600 万欧元,皇马的分成收益将低于直接出售的 150 万欧元。
雷尼尔案例折射出皇马近年转会策略的深层逻辑。俱乐部在出售年轻球员时,常采用 "保留 50% 所有权 + 低价回购权" 的组合拳:
这种策略的本质,是将球员视为 "可交易资产" 而非 "核心战力"。皇马青训主管卡拉法特曾坦言:"与其让年轻球员在替补席浪费三年,不如放出去练级,同时用条款锁定未来价值。" 但雷尼尔的失败证明,过度依赖条款可能掩盖球探评估的失误 —— 当年皇马为签下他,曾拒绝弗拉门戈提出的 "分期付款 + 回购权" 方案,如今看来颇具讽刺意味。
此次交易再次引发对皇马主席弗洛伦蒂诺转会策略的争议。过去十年,他主导的 "一年一巨星" 政策虽带来欧冠三连冠和商业成功,但也积累了大量 "溢价资产":
更值得关注的是,皇马薪资结构已陷入僵化。姆巴佩、维尼修斯、贝林厄姆三人年薪总和超 5000 万欧元,占全队薪资支出的 40%,导致俱乐部在清洗边缘球员时不得不接受低价条款。这种 "巨星依赖症" 在雷尼尔案例中暴露无遗 —— 当年轻球员无法达到预期时,俱乐部缺乏足够的容错空间。
对于雷尼尔本人,回归巴甲或许是职业生涯的转折点。米内罗竞技为其提供了 168 万欧元的年薪(约合 90 万雷亚尔 / 月),虽远低于皇马时期,但可获得稳定的出场机会。俱乐部执行董事保罗・布拉克斯表示:"我们将为他量身定制训练计划,帮助他找回在解放者杯时的状态。"
若雷尼尔能复制同胞内马尔从桑托斯到巴萨的轨迹,皇马的 50% 分成权可能带来意外收益。但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 —— 自 2010 年以来,仅有 7% 的欧洲失意球员在回归南美后身价翻倍。更多情况下,这类条款只是俱乐部自我安慰的 "心理止损",正如《马卡报》评论员所言:"与其说是投资,不如说是为当年的错误买一份廉价保险。"
此次交易的尘埃落定,为皇马的 "南美淘金热" 敲响警钟。在姆巴佩、贝林厄姆等巨星光芒的掩盖下,俱乐部或许需要重新审视青训培养与转会策略的平衡 —— 毕竟,真正的 "银河战舰" 不仅需要耀眼的星辰,更需要坚固的龙骨。
相关搜索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