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 年女篮亚洲杯小组赛惊现统治级表现 —— 澳大利亚女篮以场均 77.5 分的净胜优势,用两场碾压式胜利(115-39 胜菲律宾、113-34 胜黎巴嫩)狂轰 155 分。这支身高臂长的 "袋鼠军团",以场均 114 分的火力和 36.5 分的防守强度,将亚洲球队的攻防体系冲击得支离破碎。她们的替补阵容甚至能在第二节单节净胜对手 30 分,8 人得分上双的表现让亚洲篮坛见识到了真正的 "降维打击"。
赛前喊着 "复仇中国、重夺亚洲霸权" 的日本队,小组赛却暴露出严重问题。首战对黎巴嫩,她们首节竟以 16-26 落后 10 分,若不是对手下半场命中率暴跌,险些爆出冷门;次战对菲律宾,日本队一度领先 22 分,末节却被打出 25-8 的反击波,最终仅赢 3 分。两场比赛合计仅赢 7 分,这样的状态让主帅科里・盖恩斯的 "复仇宣言" 显得苍白无力。
尽管召回了高田真希(35 岁)和渡嘉敷来梦(34 岁)两位老将,但日本队的战术体系已显老化。高田真希在对阵菲律宾时虽命中 5 记三分,但过度依赖外线投射的打法在面对高强度防守时极易哑火。更致命的是,年轻球员如田中心等新人尚未能扛起进攻大旗,导致球队在末节屡屡陷入得分荒。
澳大利亚的强势并非偶然。作为亚洲篮联的 "外来者"(2006 年加入),她们的身体对抗和投篮命中率始终高出亚洲球队一筹。本届亚洲杯,她们场均内线得分 58 分,篮板球优势达 + 25 个,凯拉・乔治(2.03 米)和奥库索(1.96 米)组成的双塔在内线翻江倒海,而里德(场均 9 助攻)的组织能力更是盘活了全队进攻。
这种 "内线强攻 + 外线传导" 的战术,在对阵日本时展现得淋漓尽致。第三节,澳大利亚通过全场紧逼迫使日本队单节仅得 8 分,最终以 79-67 逆转取胜。赛后数据显示,日本队全场三分命中率从首节的 50% 骤降至 32%,而澳大利亚的快攻得分(21-5)和二次进攻得分(18-6)均占据绝对优势。
中国女篮作为现任亚洲霸主,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。2023 年两次击败日本的辉煌战绩,在澳大利亚加入后显得不够分量。宫鲁鸣教练的战术调整已显成效:韩旭与张子宇的 "双塔组合" 在对阵韩国时合砍 36 分,而杨舒予、罗欣棫等外线球员的快速反击也成为破局关键。
但澳大利亚的威胁更为直接。她们的场均得分、篮板、助攻等数据均位列赛事第一,且在热身赛中曾击败中国。若中日在淘汰赛相遇,胜者很可能在半决赛直面澳大利亚 —— 这将是真正的 "世界级别" 较量。
尽管日本队状态低迷,但她们的底蕴仍在。2013-2023 年 5 次亚洲杯冠军的历史,证明了这支球队的乐鱼体育官网韧性。薮未奈海(场均 15 分)等射手一旦找到手感,仍可能在短时间内改变比赛走向。中国女篮需警惕日本队的 "疯狗式" 防守和快速转换,避免被拖入对手的节奏。
正如宫鲁鸣所言:"打日本,不能跟着她们跑,要用高度和对抗压制她们。" 韩旭和张子宇的内线组合,加上外线球员的贴身防守,或许能成为破解日本 "小快灵" 战术的关键。而澳大利亚的强势表现,也为中国队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—— 如何在保持身高优势的同时提升防守轮转速度,将是卫冕之路的胜负手。
本届亚洲杯,亚洲女篮的竞争已从 "中日对决" 升级为 "中澳日三国演义"。澳大利亚的横空出世,让亚洲篮坛的格局彻底改变。日本队若想复仇中国,必须先跨过澳大利亚这座大山;而中国队若想卫冕,也需在与澳大利亚的正面对抗中证明自己。这场 "新亚洲秩序" 的争夺战,才刚刚拉开帷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