落地项目

39 岁村支书苏超百球传奇:从田间地头到绿茵战场的逆袭人生

2025-07-23

7 月 20 日晚,江阴市体育中心的灯光刺破夜空,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(“苏超”)第七轮的焦点战在此上演。当比赛进行到第 68 分钟时,淮安队 3 号球员戴虎接队友底线回传,禁区前沿一记势大力沉的凌空抽射直挂死角,将比分改写为 2:0。这粒进球不仅帮助淮安队锁定胜局,更让戴虎以 39 岁 “高龄” 成为苏超历史上首位以村支书身份打入联赛第 100 球的球员。

1986 年出生的戴虎,足球启蒙始于 15 岁那年的偶然相遇。当同龄人还在沉迷电子游戏时,他每天放学后都会跑到操场,为成年人球队捡球递水,只为争取几分钟的上场机会。这段经历锻造了他对足球最纯粹的热爱,也埋乐鱼官方下了 “为家乡而战” 的种子。

39 岁村支书苏超百球传奇:从田间地头到绿茵战场的逆袭人生

2003 年,17 岁的戴虎响应国家号召参军入伍,成为武警水电部队的一员。在 8 年军旅生涯中,他参与过贵州抗旱救灾、云南山体滑坡抢险等急难险重任务,多次荣获优秀士兵称号。部队的淬炼让他拥有钢铁般的意志,也为他日后兼顾村务与足球奠定了体能基础。

退役后的戴虎辗转从事过修车工、润滑油销售、烧烤店老板等职业,却始终没有放下足球。2024 年 10 月,在村民推选和组织考察下,他当选为淮安市涟水县韩陈村党支部书记。上任伊始,他就在村部推行 “民情小黑板”,将 “小桥种地矛盾协调”“小区井盖更换” 等民生问题逐一公示解决,迅速赢得村民信任。

二、40 公里往返路:村支书的双重战场

成为苏超球员后,戴虎的日程表被切割成精密的 “时间拼图”:每天清晨 5 点半,他在韩陈村的乡间小道进行折返跑训练;7 点半回到村部,部署水稻抢种、秸秆禁烧等工作;下午处理完村务后,驱车 40 公里赶赴淮安队训练场,与比他小十多岁的队友们一起完成高强度战术演练。

这种 “白天穿衬衫开会,晚上换球衣冲刺” 的生活,在第七轮对阵无锡的比赛中迎来高光时刻。替补登场仅 10 分钟,戴虎就用一记教科书般的凌空抽射改写历史。赛后更衣室里,主教练董松红着眼眶说:“他每天训练完都要赶回村里处理事务,却从未缺席过一次战术分析会。这种自律让所有年轻球员汗颜。”

三、乡村振兴的 “足球方程式”

在韩陈村党群服务中心的墙上,挂着戴虎手绘的 “乡村振兴作战图”。其中最醒目的,是将废弃打谷场改造成五人制足球场的规划图。他计划以此为支点,引进足球训练营,让孩子们放下手机,在运动中培养团队精神。

“足球不该只是职业球员的专利。” 戴虎指着村小学操场上奔跑的孩子们说,“去年我自费买了 20 套训练装备,现在每周六都有 30 多个孩子来踢球。等新球场建好,我要带他们去苏超现场看球。” 这种理念得到了涟水县教育局的支持,目前已有三家青训机构与韩陈村达成合作意向。

四、超越足球的精神图腾

戴虎的故事在社交媒体引发热议,他的抖音账号粉丝从 3 万飙升至 17 万。在一条点赞超 500 万的训练视频里,他对着镜头说:“很多人问我,村支书不好好搞经济,为什么要建足球场?我想说,乡村振兴需要的不仅是物质富裕,更要让人心热起来。”

这种理念正在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改变:韩陈村的土地流转率从 65% 提升至 82%,村民自发成立的 “足球助农队” 通过直播带货,将当地大米销量提升 300%。更令人振奋的是,涟水县已将 “体育 + 乡村振兴” 纳入十四五规划,计划三年内为所有行政村建设标准化运动场地。

结语:追光者的启示

当戴虎在第七轮赛后跑向看台,对着发小手机镜头比出胜利手势时,他身后的电子屏正滚动着 “苏超第 100 球诞生” 的字样。这个瞬间,既是个人梦想的绽放,更是新时代基层干部精神的缩影 —— 在田间地头与绿茵战场之间,在民生账本与战术板之上,一位 39 岁的村支书用双脚丈量着责任与热爱的边界,最终在时代的坐标系上,刻下了属于自己的传奇坐标。